- 发布日期:2025-02-05 07:48 点击次数:51
导读
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作为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第一支柱”的政策背景下,对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的企事业单位参保离退休人员来讲,养老金的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
参考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数量已经接近1.42亿,占总参保人数的27.3%。较2022年末相比,增加了552万。
毫不夸张地说,基本养老金作为这1.42亿离退休人员保障晚年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待遇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够衡量其经济保障能力的强弱,同时也决定着其能否达成老有所养的目标。
具体而言,退休人员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水平越高,则意味着其经济保障能力越强,越有助于其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依;反之,退休人员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水平越低,则意味着其经济保障能力越弱,非但老有所养无从谈起,收支失衡、退而不休也恐将成为新的难题。
从这个角度出发,国家鼓励每一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事业单位人员均应当尽可能的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的计发原则和激励机制来努力提高自身退休之后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进而在提升经济保障能力的同时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加码、助力。
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
众所周知,根据现在的计发办法,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与参保职工自身的缴费基数、累计缴费年限、退休年龄以及所处省份上年度的全口径社平工资有关。
通常情况下,也恰恰是由于不同参保职工之间缴费工资基数、缴费年限、退休年龄以及所处省份的不同,往往又会导致基本养老金水平存在差异,且体制内普遍高于体制外的退休职工。
①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参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由其中披露的相关数据我们可粗略计算得出,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数量为2204.4万;再参考财政部预算司发布的《202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在2023这社保年度内,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基本养老金层面的总支出为16263.12亿元。
结合这两组数据,我们可计算得出,2023年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参保离退休人员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为6148元左右。较2022年相比,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提高了200多元。
②企业参保退休职工
同样,也是参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企业参保离退休人员数量为11991.2万;再参考财政部预算司发布的《202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基本养老金层面的支出总额为44456.78亿元。然后,结合这2组数据,我们便能够粗略计算出2023年我国企业参保离退休人员按月领取的人均基本养老金为3090元左右。
将上述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和企业参保离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作对比,我们不难看出,2023年体制内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仍是体制外退休职工的近2倍。在这一现状之下,如何缩小差距并逐步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便是国家不断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推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及完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目标之一。
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近些年来,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之所以能够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一方面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另外一方面也与基本养老金待遇的正常调整机制密不可分。
第一:政策依据
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据悉,在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其中,不仅改革了参保职工的缴费方式和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同时也明确提出会依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至此,建立起正常调整机制。
②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与企业退休人员类似,在国务院于2015年下发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当中,不仅改革了体制内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和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也明确提出建立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改革措施不仅推动实现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双轨制向单轨制的转变,也建立起统一的调整办法。
第二:调整办法
以上述这两项政策文件作为背景,自2016年起,我国便实现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的统一。简单来讲,即无论是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是体制外的企业退休职工,均统一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3种结合的调整办法。
①定额调整:在同一个省份,调整范围内的退休人员定额增加的标准相同,体现公平原则;
②挂钩调整:指的是分别与调整范围内退休人员的累计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在同一个省份挂钩调整的方案相同,主要体现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计发原则和激励机制;
③倾斜调整:指的是在定额调整与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对于高龄退休人员与艰苦偏远地区的退休人员再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的一种方式,主要体现的是国家对特殊退休群体的关心和照顾。
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
根据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2024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我们可以得知,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实现了“20连涨”。
①调整范围:按照《通知》内容,凡是在2023年12月31日及之前依规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均可以参与2024年度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调整。
②调整比例:《通知》明确,全国调整比例按照2023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确定。也就是说,在2024年调整的过程中,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平均上涨幅度为3%。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省份由于经济发展状况、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退休人员数量等因素的不同,往往又会制定并实施不同的调整方案。所以,上述所提到的3%只是平均上涨幅度,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经过调整之后究竟能涨多少钱仍需要以当地的调整方案为准。
中央定调:2025年基本养老金迎“21连涨”!
那么问题来了,步入2025年之后,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是否还会进一步上调迎来万众期待的“21连涨”呢?就目前来看,国家已经释放出明确信号,21连涨已经是板上钉钉。
第一:官方释放明确信号
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便公布了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其中便明确提到2025年继续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
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2024年12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也明确表示要积极支持办好民生实事,2025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居民基础养老金。
③国新办新闻发布会:1月3日国新办召开了2025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的答记者问环节,也明确表示2025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居民基础养老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往年的惯例来看,在2024年12月31日及之前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待遇的退休人员将能够在2025年调整的过程中迎来基本养老金水平的不同幅度上涨。而且,新一轮“退休潮”可能会使得每年新增的退休人员数量在2000万以上,这也就是说,在2025年基本养老金迎来21连涨的背景下,预计将会有1.6亿退休人员能受益。
第二:涨幅预测
据了解,在每年的第一或者第二季度,人社部将联合财政部正式下发关于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性文件,其中会明确调整范围、全国调整比例以及所采取的调整办法。然后,各省份人社部门将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详细调整方案,并在报经人社部门审核通过之后向社会公布。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对于2025年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幅度还尚不得知。
不过,在上文提到的政策依据当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发展状况、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物价的涨幅是影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的几项关键因素,而最新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GDP增长5%、2024年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5.8%、202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2%……基于这几组数据,有专业机构预测2025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全国调整比例或继续维持在3%左右。但是,究竟涨多少还是要以官方正式下发的文件为准。
企退3500元/月,能涨多少?预测来了!
问题又来了,若调整范围内的企退职工每个月领取3500元的基本养老金,那么其在2025年的调整过程中,待遇水平将能够提高多少呢?由于2025年人社部还暂未正式下发通知,且各省的详细调整方案也暂未出炉,接下来我们不妨以2024年的调整方案作为参考来计算。
假设该职工的待遇领取地为江苏,累计参保缴费年限为18年,那么根据江苏省2024年的调整方案,我们可以看出其定额增加的标准为31元/月;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的部分,每月增加15×1.7+3×1.8=30.9元;与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的部分,每个月将增加14元。
由此可见,在其不享受倾斜调整待遇的前提下,根据2024年的调整方案,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了31+30.9+14=75.9元/月,即达到3575.9元/月。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数据仅仅作为一项参考,因为每年各省的详细调整方案是略有不同的,具体需要以今年的方案为准。
结语
综上所述,在2025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继续提高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一件事,只不过在官方下发通知和详细调整方案之前,对于具体能涨多少钱我们还尚不得知。但是,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即通过待遇水平的进一步调整,能够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进而提升其经济保障能力和晚年生活质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21连涨我们要抱有期待。
以上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感谢您的支持!
